第139节
次奴才跟着太后见过太上皇您以后……就回忆起这番棒子来,只是奴才记忆里,这东西不叫番棒子,您老人家亲自给赐了名。” 康熙心下略动,也格外好奇,脸色不自觉和缓了些。 “叫什么?” 耿舒宁扬声道:“此为玉米,黄玉的玉,乃是太上皇忧国忧民,特地为百姓寻得的高产粮食。” “百姓感激太上皇功德,特地送上万民伞,将其称之为御米,意为御赐之米。” 康熙愣了下,虽然眸底还有审视的冷光,面上的冷色却是彻底维持不住了。 万民伞,代表百姓们都认可他这个曾经的皇帝。 御赐之米,能叫人吃饱的同时,时刻都记得他的恩德。 对格外注重名声和功绩的康熙来说,耿舒宁这话不亚于一记彩虹屁呼在马屁股上,妥帖得叫他想大笑几声。 不过康熙也没那么容易相信耿舒宁,冷静继续问。 “既看到朕和老四就能想起利国利民的东西来,你又何必非要出宫?” 出宫也不好好待在外头,还要勾着老四专宠,尽做些帝王不该做的事。 耿舒宁迟疑着看了眼同样丹凤眸微眯,似笑非笑的胤禛,缩了缩脖子,装出怯生生的样子。 爷,您倒是给我捧个哏啊! 胤禛是知道耿舒宁这胡说八道哄老爷子呢,心里有些不痛